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合规经营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坚实根基。国家精准有效的税费政策持续落地,既为企业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又为合规经营提供坚实底气,实现了政策红利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嘉峪关市税务局聚焦科技型企业发展需求,以精准服务滴灌政策红利,以合规引导筑牢发展根基,助力企业在创新赛道上破浪前行。
精准滴灌全覆盖,创新动能更澎湃
专精特新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实体经济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支撑。嘉峪关市税务局聚焦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痛点,量身定制“政策清单”“风险清单”“需求清单”,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
“从实验室筹建到科研成果转化,税务部门始终‘在线’。”甘肃祁牧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罗素红深有感触。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该公司在扩大研发投入时曾一度困惑于费用归集标准。税务部门专项服务团队主动上门,逐笔梳理实验耗材、研发人员薪酬等归集要点,帮助企业明晰政策边界。“2022年至2024年,我们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412万元,省下的资金全投入了新产品研发。”罗素红说,正是这份“量身定制”的支持,让企业有底气推进智能化升级,向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冲刺。
同样感受到政策温度的,还有嘉峪关大友嘉能精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创企业拼的就是研发速度,合规享受税惠政策给了我们‘加速跑’的底气。”公司负责人于建红算起了“红利账”:近三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83万元、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917万元、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656万元,“税务部门‘政策+服务’的双重保障,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搞创新。”
于建红介绍,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全煤焦油生产高附加值碳基材料核心技术,主导建设的嘉峪关市炭黑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已成为甘肃地区碳基新材料产业的核心枢纽,其中新竣工的煤焦油碳基材料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后,炭黑年产能将突破12万吨,产值规模实现翻番。
数智赋能防风险,合规底色更鲜明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为企业创新“减负”,但部分企业因财税管理不完善、政策理解不精准,面临未能完整准确归集研发费用,导致应享未享或不应享而享的优惠政策享受不规范的风险。嘉峪关市税务局依托“以数治税”理念,开发“研发费用测算小助手”,通过数字画像与申报数据比对,精准识别政策适用风险,为企业合规发展保驾护航。
“这次教训太深刻了,多亏税务部门及时提醒。”嘉峪关创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文房回忆道。今年6月,研发费用风险指标预警显示该企业申报异常,税务干部迅速介入,从“业务端—财务端—申报端”全链条排查,发现企业因核算错误多享受加计扣除优惠。“税务干部不仅还原了风险成因,还手把手教我们规范核算,让我们明白‘合规享受才是真红利’。”企业及时更正申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87.63万元,并专门增设政策适用复核岗,“我们完善了内控机制,确保每项优惠都合规享受。现在每笔研发支出都经得起核查,心里踏实多了。”李文房说。
“风险防控不是‘找茬’,而是帮企业守住发展底线。”嘉峪关市税务局企业所得税科张杰介绍,通过“测算小助手”与人工复核结合,已精准识别并辅导12家企业纠正政策适用问题,“我们既要让企业应享尽享,更要确保应享会享,让合规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加分项’。”
合规领航政策路,发展助力更高效
近期,由酒钢集团自主研发的3003防锈铝合金圆铸锭凭借着优异的延展性和耐腐蚀性,成功获得多个终端用户认可,并稳定供货多家国内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税务干部围绕研发行为边界判定、研发费用归集、票据凭证梳理等高频涉税事项,给我们进行了多次详细辅导,并引导我们对潜在风险及时防控,确保生产经营合法合规。”项目负责人梁克韬介绍说。
嘉峪关市税务局紧盯嘉峪关市“强链、升链”重点科技项目,依托大数据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录,通过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专题讲座、上门辅导等方式定向推送政策,实现“不来即享”与“精准辅导”无缝衔接,助力提升科技型企业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
“电子税务局直接跳出优惠提醒,跟着操作指南填报表,几分钟就完成了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申报。”首次享受优惠的嘉峪关赛力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张红梅点赞道。2025年以来,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覆盖率达100%,政策红利正转化为企业购置设备、引进人才、攻关技术的实际行动。
据统计,2024年底,嘉峪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176家、79家、68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同比增长32%,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全省前列。从车间里的智能生产线,到财务室的合规台账,税收政策与合规引导托举企业创新活力,催生“研值”化为产值,让每一家科技型企业都能在合规轨道上加速奔跑。
主办单位:嘉峪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地址 : 嘉峪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胜利南路14号
网站标识码:6202000051 备案号:陇ICP备09000717号
联系方式:0937-6310323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