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人社局就业指导科上演了暖心一幕:身体不便的李师傅,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仅用三天,就完成了其辗转多地、尘封三十余年异地个人档案核查工作,李师傅握着工作人员的手不住地表示感谢。这是市人社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困难群体需求,主动破解历史遗留难题,将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的一个生动缩影。
打破壁垒,跨域协查解“陈年旧账”
大龄失业人员,特别是那些曾经历过国企改制、单位变迁的职工,由于其工作经历复杂、人事档案流转环节多、年代久远,常常面临档案材料缺失、信息不准、存放地不明等“老大难”问题。而档案记录的连续性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他们工龄认定、社保缴费年限核算乃至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的关键权益。
因申请办理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事宜,李师傅向我局提供《招收工人审批表》,该表出生年月记载为1966年5月。由于身份证出生年月与该表记载出生年月不一致,致使李师傅对本人法定退休年龄有异议,影响了领取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期限。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细心了解情况,安抚李师傅情绪。面对李师傅的急难愁盼,市人社局工作人员没有选择“等靠拖”,而是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积极与兄弟市、档案管理机构、原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进行协调联系,通过线上查询、函调协查、专人对接等方式,开辟了一条高效、精准的档案核查“绿色通道”。
精准滴灌,政策红利直达个体
出生年龄认定问题的顺利解决,仅仅是服务的第一步。其最终目的,是确保像李师傅这样的大龄失业人员能够及时、足额地享受到国家的帮扶政策。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旨在减轻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形式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压力,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
出生年月认定不清,就如同堵住了政策红利流向个体的“最后一公里”。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利用贴心的服务、暖心的举措,高效地疏通这一“堵点”。
服务升温,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从“多头奔波”到“一窗办理”,市人社局在服务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实践中,不断推动服务理念的更新与服务模式的升级。除了联动档案核查机制,还通过开展政策宣讲会、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等方式,进行全链条、精准化的帮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纸档案的顺利核查,一笔补贴的及时申领,背后连接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安宁。市人社局通过这一件件具体而微小的实事,将“关心关注困难群体”的承诺落在了实处,用主动、精准、高效的服务,温暖了民心,兜牢了民生底线,彰显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服务宗旨。